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1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归舟叹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躬。

渔父钓竿闲自把,樵夫柯斧久成空。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通。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初年文学家、史学家,王禹偁出身贫寒,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遭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达,著有《小畜集》。

译文

在那浩荡的天际之间,我乘着归舟漂泊,心中却忧虑着国家的恩泽之道何时能遍及天下,眼前的江山虽然美丽,但并非我的故乡;风月虽然迷人,却也不能让我亲身享受,渔父悠闲地握着钓竿,樵夫手中的斧头早已闲置无用,我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小径自通的宁静生活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归宿的向往,首句“天际归舟浩荡中”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情景,次句“我关王泽道何穷”则透露出他对国家恩泽未能广布的忧虑,后四句则通过对比江山风月之美与个人无法享受的矛盾,以及渔父、樵夫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描绘归舟、江山、风月等自然景象,以及渔父、樵夫等人物形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归宿的向往,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浩荡”、“何穷”等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江山风月之美与个人无法享受的矛盾凸显出来,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禹偁被贬谪期间,王禹偁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归舟漂泊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也通过忧虑国家恩泽未能广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关怀与向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