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双拜台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上一句是什么?

唐·林藻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

凤池鸾阁曾游处,回首空余旧草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林藻,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字纬乾,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及第,林藻工于五言诗,擅长书法,尤精楷体,传世书迹有《深慰帖》,曾任太子舍人、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病辞官归隐,林藻的诗文在当时颇受赞誉,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思考。

译文

在南方的史书中,两位贤臣仅得百官之首的荣耀;而在东闽之地,我却有幸两次被拜授三台之职(指高官显位),曾游历过凤凰池(中书省)、鸾阁(皇宫内的高阁)这样的朝廷重地,如今回首往事,那里只留下了一片荒芜的野草。

释义

南史两荣唯百揆:指南方史书(可能指《南史》)中记载的两位贤臣,他们虽功勋卓著,但仅获得百官之首(百揆,泛指百官)的荣誉。

东闽双拜有三台:东闽,指林藻的家乡福建一带;双拜,可能指林藻两次被朝廷任命;三台,古代指三公之位,此处泛指高官显位。

凤池鸾阁曾游处:凤池,即中书省,唐代中书省有凤凰池之称;鸾阁,皇宫内的高阁,此处泛指朝廷重地。

回首空余旧草莱: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辉煌之地如今已是一片荒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林藻对自己仕途经历的感慨与反思,首句通过对比“南史两荣”与“东闽双拜”,突出了自己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相比历史上的贤臣仍显不足,次句则直接点明自己在东闽之地两次被拜授高官的经历,透露出一种自豪与满足,后两句笔锋一转,以“曾游处”与“空余旧草莱”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藻辞官归隐之后,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后,林藻可能因对官场的厌倦或身体原因而选择辞官归隐,在归隐期间,他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与超脱,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荒芜,也反映了林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