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的释义

5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炼丹砂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的释义

宋·刘克庄

窗底书声琅琅,日长风雨如年。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空望青烟穿翠袖,谁将红雪洒苍梧。

先生自笑缘名误,千古人间有壮图。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南宋三大家”,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其词作亦多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窗下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漫长的日子里风雨交加仿佛度日如年,在神仙的名册上自觉惭愧不能位列其中,却接到诏令让我尝试炼制仙丹,将两种材料一同投入炉中。

徒然望着青色的烟雾穿过翠绿的衣袖,又有谁能将红色的雪花洒向苍梧山呢?我自嘲因追求名利而误入歧途,但在这人世间,千古以来总有人怀揣着宏伟的志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炼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长生不老、神仙之道的反思与自嘲,首句写窗下读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漫长的氛围;次句以“风雨如年”形容时间的漫长与煎熬,暗示炼丹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三、四句直接点出炼丹的主题,诗人自谦在神仙簿上无名,却仍被诏令炼丹,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嘲,五、六句通过“青烟穿翠袖”和“红雪洒苍梧”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炼丹的神秘与虚幻,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名利的反思,以及对人间壮志的肯定。

赏析

这首诗以炼丹为题材,却并未局限于对炼丹过程的描述,而是借炼丹之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名利、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神仙簿上愧非夫”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嘲,也暗示了他对神仙之道的怀疑与否定,而“先生自笑缘名误”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追求名利的反思与悔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仕途不顺、心境复杂之时,作为南宋后期的著名文学家,刘克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坎坷,对人生、名利、理想等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在炼丹这一看似神秘而虚幻的题材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人生体验,通过炼丹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神仙之道的普遍向往与追求,以及诗人对此的理性审视与批判态度。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