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山居秋思

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出自哪首诗?

唐·刘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秋色萧萧寒雨收,水边疏竹伴清秋。

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

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危栏看雁翔。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唐代晚期诗人。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刘沧,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的一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显赫,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仍值得后人品味。

译文

岩石间的门户和松树间的小路长久以来都显得寂寥无人,只有隐士独自往来其间,秋天的气息伴随着萧萧的寒雨过后,水边的稀疏竹子陪伴着清冷的秋天,恐怕是担心故乡再也留不住我这颗漂泊的心,竹林中的风声和松树的音韵都显得那么凄凉而铿锵,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存在,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寂寥景象和秋日的凄清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岩扉松径”、“秋色萧萧”、“水边疏竹”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略带凄凉的隐居环境,而“定恐故园留不住”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以寂寥的岩扉和松径为背景,突出了隐士的孤独与自在,颔联“秋色萧萧寒雨收,水边疏竹伴清秋”则通过秋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颈联“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是诗的情感高潮,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尾联“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危栏看雁翔”则以高远的视角和孤独的姿态,收束全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沧作为一位唐代晚期的诗人,可能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从而产生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居的寂寥景象和秋日的凄清氛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