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投笔行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出自哪首诗?

唐·李颀

少年学书剑,叱咤风云间。

弃笔忽投笔,西入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壮志未酬心已老,数行泪里依投志。

直比沧溟未是深,孤魂犹自绕边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东部)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语言质朴自然,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抒发豪情壮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年轻时学习书法和剑术,梦想在风云变幻的世间有所作为。

突然有一天,我放弃了笔墨,毅然西行,奔赴玉门关外的战场。

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我身穿金甲,历经百战,誓要打破楼兰,否则绝不归来。

壮志未酬,人已老去,只能在泪水中坚持那份投笔从戎的志向。

这份深情厚意,即便是与浩瀚的沧溟相比,也显得不够深沉,我的孤魂依然萦绕在边疆的尘埃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少年从学习书剑到投笔从戎,再到边疆战场上的英勇与无奈,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深深感慨,诗中“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两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深深感慨,前两句“少年学书剑,叱咤风云间”描绘了诗人的少年时代,充满了豪情壮志。“弃笔忽投笔,西入玉门关”一句,将诗人的命运急转直下,从书斋走向了战场,中间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则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悲壮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将士们英勇无畏但命运多舛的社会现实有关,诗人李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深敬意和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在唐代,边疆战事不断,许多将士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远离家乡,奔赴战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悲壮命运,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数行泪里依投志,直比沧溟未是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