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的解释

5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勉学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车万育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学海无涯须苦渡,书山有路志为梯。

作者简介

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一字与三,号鹤田,又号敏州、澹园,湖南邵阳人,清代学者、官吏、文学家,康熙三年(1664)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郎中,主持修撰《明史》,充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广东学政,车万育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因不满时政,辞官回乡,主讲邵阳濂溪书院、武冈山陂书院,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擅长诗文辞赋,所著《声律启蒙》是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

译文

墙壁间我暗暗辨认出当年匡衡偷光读书的地方,河边上我又怎能忘记古人结网捕鱼的时刻,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需要刻苦努力才能渡过;书籍堆积如山,只有坚定的志向才能作为攀登的阶梯。

释义

“壁间潜认偷光处”引用了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形容勤奋学习;“川上宁忘结网时”则化用了《史记·董仲舒列传》中“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人,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胶西王相,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家居,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繁露》及说《孝经》,挂帷幔而授业,弟子或至千人,盖庶几董生、伏生之业,挂帷幔,则其勤学精思,亦或庶几昔人结网捕鱼之意乎?”的典故,比喻不忘初心,勤奋不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勤奋学习的赞美和对坚持不懈精神的倡导,首句通过“壁间潜认偷光处”的典故,生动描绘了勤奋学习的场景,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刻苦钻研,次句“川上宁忘结网时”则通过古人结网捕鱼的比喻,提醒人们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后两句“学海无涯须苦渡,书山有路志为梯”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和志向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车万育在主讲书院期间,为了勉励学生勤奋学习、不忘初心而创作的,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精通音律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车万育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辛,因此他通过这首诗,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人生感悟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