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谁家鱼网求鲜食,几处人烟事火耕。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9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谁家鱼网求鲜食,几处人烟事火耕。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谁家鱼网求鲜食,几处人烟事火耕。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曾一度客居淮南节度使幕府,晚年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妻子守着茅屋度日,穿着麻布衣衫,头发枯黄,桑树和柘树都被砍光了,但官府仍然征税;田园荒芜了,但官府仍然征收青苗税,时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哪家的渔网还能打上鲜鱼,又有几处人家在从事刀耕火种的劳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反映了晚唐时期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中详细描述了寡妇的贫困生活,以及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丑恶行径。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诗人把寡妇的悲惨遭遇放在社会矛盾的突出位置上,通过她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横暴贪婪,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诗中“谁家鱼网求鲜食,几处人烟事火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百姓的艰难生活,他们为了求得一口鲜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捕鱼;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耕种,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赋税沉重,百姓生活困苦,杜荀鹤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这首诗就是他在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谴责。

“谁家鱼网求鲜食,几处人烟事火耕。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