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出自哪首诗?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傍晚时,寒鸦点点,让人心生无限哀愁,池塘边柳树新绿,却温柔地拂动着,如果眼前没有离别之苦,就不会相信人间会真的有白头到老的人,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谁知道离别容易,再要相会就难了,极目远望,也不见青鸾飞来,信使难通,音信断绝。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离别后的哀愁与相思,表达了词人对重逢无望的深深感慨。“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两句,尤为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重逢的渴望与绝望。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描绘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痛,最后两句“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又流露出对重逢无望的深深绝望,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代他人赋词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经历了离别之苦后,有感而发,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使得他常常处于离别与相思之中,这首词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