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从军行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全诗是什么?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改编句(融入关键词)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

烽火连天征战急,誓守边疆志如磐。

(注:原诗中并无直接包含“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于结尾处进行了创意性改编,以融入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颀(约690年—约751年),唐代诗人,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后迁居河南颍阳,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尉等职,晚年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律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有交往,诗风豪放飘逸,善于描绘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原诗部分)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

行军在风沙中敲着刁斗巡逻,公主弹奏着琵琶幽怨曲调多。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广袤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向南不停飞,胡人眼泪双双滴落沾衣裳。

听说玉门关已被敌人封锁,战士们应该用生命追随将军去远征。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改编句)

将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穿破旧的衣裳;

男子汉们应当奋发图强,努力加餐,以备战事。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战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改编句则强调了将士们的团结和坚韧不拔的斗志,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

赏析

李颀的《从军行》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壮丽与悲壮,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宏大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边疆战士的艰辛,改编句则进一步升华了原诗的主题,强调了团结和奋斗的重要性,使整首诗更加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而开放的时期,边疆战争频繁发生,李颀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对边疆战士的英勇事迹深感敬佩,因此创作了这首《从军行》,诗中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将士生活的叙述,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改编句则是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而进行的创意性添加,旨在进一步强调团结和奋斗的主题。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