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的解释

5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江行别友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的解释

唐·张籍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

何当重见归舟日,共话江南水石幽。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日常生活和民间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赞赏,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遥想在那清澈的渭水之上,一艘孤舟静静地漂浮,帆影随风飘动,勾起了无尽的离愁别绪,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归来的船帆,与你一同畅谈江南的山水之美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惆怅之情,首句“遥想孤舟清渭上”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清冷的画面,孤舟和清渭水共同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次句“飘然帆影起离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别绪,帆影的飘动仿佛带走了诗人的心,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盼和对江南美景的共同回忆。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渭水上的孤舟和帆影,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人运用“遥想”和“飘然”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遥远而飘渺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诗人还通过“何当重见归舟日”的期盼,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重逢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送别友人后所作,当时,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惆怅,他站在渭水之畔,望着那艘即将远去的孤舟和飘动的帆影,心中涌起无尽的离愁别绪,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江行别友》,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惆怅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