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的意思及出处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傍晚的落日给寒鸦增添了无尽的哀愁,只有柳塘畔一抹新绿使人心生温柔,倘若今生眼里没有离恨别愁,不相信人间会看见白头到老,愁肠已断,相思难收,只能满怀深情地再登上小红楼,常常因为离别而频繁入梦,又怎会因为贫贱而轻易生出哀愁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景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词人通过“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认为离别之痛足以让人白头,而“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离别的难以忘怀,以及对贫贱生活的超然态度,即使生活贫困,也不会因此轻易生出哀愁,唯有离别之情难以割舍。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收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晚日、寒鸦、柳塘等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词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一句,既体现了词人对离别的难以忘怀,又展现了他对贫贱生活的豁达态度,使整首词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立体。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代他人赋诗时所作,当时,词人可能正处于一种离别与贫困交织的境地,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每为别离频入梦,肯因贫贱浪生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