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已对秋光成感慨,更夜永,漏声长。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12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已对秋光成感慨,更夜永,漏声长”,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戚氏·晚秋天》,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已对秋光成感慨,更夜永,漏声长。下一句是什么?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携手,遍地游踪。

也算、顷刻千金,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更夜永,漏声长,梦魂迷乱。

倩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满。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晚秋时节,一阵细雨洒落在庭院中的轩窗上,栏杆边的菊花已经稀疏,井边的梧桐叶也零乱不堪,还招惹着残留的烟雾,我望着这凄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伤,望向江关,只见飞云黯淡,夕阳在云间若隐若现,就像当年宋玉面对这临水与登山的景象,也感到无比的悲伤,远方的道路迢迢,行人在路上凄楚地行走,疲倦地听着陇水潺潺的流水声,败叶中的蝉鸣、衰草中的蟋蟀声相互呼应,喧闹不已。

我独自在旅馆中度过漫长的日子,感觉度日如年,随着风露的逐渐变化,夜也悄悄地深了,长天洁净,银河清浅,皓月皎洁,我思绪绵绵,夜晚漫长,面对这景象,怎能忍受屈指计算从前的时光呢?我尚未成名,尚未获得禄位,曾经多次在绮陌红楼中流连忘返,虚度了许多岁月,帝城的风光如此美好,当年我曾与心爱之人携手共游,遍地留下了我们的游踪,回想起来,那些美好的时光真是千金难买,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的渔火、两行的秋雁和一枕的清霜,更让我感到夜晚的漫长和漏声的悠长,梦魂也变得迷乱,我让人叫来红巾翠袖的歌女,却忍不住流下了英雄的泪水。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词人也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词中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感慨和复杂的情感,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词作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词人也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变化,使得词作在朗读时具有一种音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中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反映了词人当时的心境和处境,词人也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是对《戚氏·晚秋天》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词。

“已对秋光成感慨,更夜永,漏声长。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