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观涛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的意思及出处

唐·卢肇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

雄图壮志随流水,空使行人叹落红。

作者简介

卢肇,字子发,唐代文学家、官员,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卒于唐昭宗天祐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曾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多职,以文章著称于世,卢肇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波涛汹涌的浪头如同万间银色的房屋起伏不定,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仿佛将整个山峦都当作了自己的宫殿,那些曾经的雄图壮志都随着流水消逝了,只留下行人在这里空自叹息那些凋零的花瓣(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壮志未酬的遗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河水和雄伟的山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壮志未酬的感慨,首句“涛头起伏万银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河水的壮观景象,次句“河伯尽以山为宫”则进一步将自然神化,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气势,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感慨,将个人的壮志与自然的永恒相对比,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极具匠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河水的汹涌和山峦的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后两句中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震撼力,又有情感上的共鸣,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万银屋”、“尽以山为宫”等词句都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传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卢肇在游览江河时所作,面对浩渺的江水和雄伟的山峦,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也有对人生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叹息,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浓郁的情感色彩,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