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
门外青山似故人,庭中芳草如积客。
风来松竹声声远,月照林泉影影隔。
此地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译文
主人隐居在这简陋的一隅之地,却感到心胸开阔,毫无逼仄之感。
门外那青翠的山峦如同久违的老友,庭院中的芳草仿佛聚集的宾客。
风吹过松竹,传来阵阵悠远的声响,月光照耀下的林泉,光影斑驳,相互隔绝。
这样的地方只应天上有,人世间难得有几回能够拥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诗中“幽栖仅一枝”形容居所简陋,但主人却因此感到心灵上的自由和宽广;“青山似故人,芳草如积客”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宽容无迫窄”不仅指物质空间的宽敞,更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而“风来松竹声声远,月照林泉影影隔”两句,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创作往往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面对自然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己简陋却宁静的居所,以及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简朴而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美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