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铸成此错吾安之,何妨与费数州铁。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错铸刀

铸成此错吾安之,何妨与费数州铁。的意思及出处

唐·罗隐

铸成此错吾安之,何妨与费数州铁。

莫邪干将今安在,空留龙跃斩新镡。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约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后转而投身幕府,曾任钱塘令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小品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译文

铸成了这样的错误我又能怎么办呢?不妨就花费几个州的铁来打造兵器吧,莫邪和干将这样的宝剑如今又在哪里呢?只留下它们斩断新镡时的龙跃之姿。

(注:莫邪、干将均为古代传说中的名剑,也指铸剑的夫妇,新镡,指剑上的装饰物,这里代指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铸成错误的无奈与自嘲,以及面对错误时的豁达态度,诗人以铸剑为喻,表示即使铸成了错误,也要勇敢面对,不惜代价去弥补或纠正,也流露出对历史上英雄豪杰(如莫邪、干将)的怀念,以及对他们留下的英勇事迹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铸剑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错误的看法,首句“铸成此错吾安之”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错误的坦然接受;次句“何妨与费数州铁”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决心,即使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后两句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个人的错误上升到历史的高度,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既有对错误的反思,也有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有关,罗隐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和错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铸剑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错误的看法和态度,诗人也可能借此机会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进行怀念和感慨,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铸成此错吾安之,何妨与费数州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