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倾盖相逢已如故,洗空机械情更真。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倾盖集

倾盖相逢已如故,洗空机械情更真。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倾盖相逢已如故,洗空机械情更真。

只今四海为家日,故国青山何处人。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维新派领袖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他一生著作甚丰,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黄遵宪的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史诗”。

译文

我们像古人一样,在路上偶遇,虽然初次见面却如同老朋友一般亲切,彼此间没有世俗的机巧之心,情感更加真挚纯净,如今四海之内皆可为家,但故乡的青山绿水间,那些熟悉的人又在哪里呢?

释义

“倾盖相逢已如故”中的“倾盖”源自古代成语“倾盖如故”,意指路上偶遇,虽初交却如同故友。“洗空机械情更真”则表达了彼此间没有世俗的机巧之心,情感更加真挚,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倾盖相逢”开篇,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偶然与亲切,接着用“洗空机械情更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由眼前的相聚想到了远方的故乡和故人,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故乡的思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黄遵宪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他晚年时,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又身处异乡,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也反映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倾盖相逢已如故,洗空机械情更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