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山居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的意思及出处

唐·贾岛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

空山无人鸟自语,夕阳欲下云相牵。

作者及朝代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贫寒,落拓不偶,曾一度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应举,累举不中,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作却独具风格,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诗作以构思新奇、用词精准而著称,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哲思,使得诗作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贾岛一生追求诗歌艺术的完美,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译文

十年来,我穿着木屐在长满青苔的路上行走,

石头上和松树间,流水潺潺,自得其乐。

空旷的山中无人打扰,鸟儿在自由地鸣叫,

夕阳西下时,云朵仿佛也在相互牵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在,首句“十年木屐步苔痕”表现了诗人长时间的山居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适应;次句“石上松间水自喧”则通过流水的声音,进一步烘托出山中的清幽与生机,后两句“空山无人鸟自语,夕阳欲下云相牵”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寂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使得诗作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作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山居生活中所作,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一度为僧,后还俗应举,但累举不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融入诗作之中,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