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的释义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祈寿诗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的释义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丹鼎铅砂空自惜,玉函金简为谁开。

云间五色神牛卧,天上双成翠辇来。

若得长生从此去,不教惆怅怨瑶台。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

译文

清晨时分,三献之礼虽然已经结束,但祈求长寿的心愿却让我再次举杯,炼丹炉中的铅砂我虽珍惜,但玉函中的金简又能为谁开启呢?云间五色神牛静卧,天上仙女双成乘着翠辇而来,如果我能得到长生不老之术,从此离去,就不会再因思念瑶台而惆怅了。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和对仙境的向往,首句“质明三献虽终礼”描述了清晨时分祭祀礼仪的结束,但诗人的祈寿之心并未因此而停止,祈寿千年别上杯”,再次举杯祈求长寿,接下来两句,诗人以炼丹炉中的铅砂和玉函中的金简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仙境中的神牛和仙女,进一步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祭祀礼仪与祈寿心愿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长寿和仙境的向往,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五色神牛、双成仙女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有关,在古代社会,长生不老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之一,诗人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刻的思考,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或面临某种困境,因此通过描绘仙境和祈求长寿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普遍向往和追求。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