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的解释

4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长安落第

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的解释

唐·贾岛

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

青春枉向秦楼月,白日虚抛灞岸苔。

落第只应长掩泪,明年花发更谁栽。

心烦欲问天公意,争得秦云逐客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刻划入微,力避平庸,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十次拜访权贵之门九次被拒之门外,在这名利场中我徘徊不定,青春年华白白地对着秦楼之月,白日时光也徒然抛洒在灞水之岸的苔藓上,科举落第只能让我暗自垂泪,明年花开之时又有谁来栽种希望呢?心中烦闷想要质问上天,为何要让我这漂泊的旅人追逐着秦地的云彩而来?

释义

十谒朱门九不开:形容多次拜访权贵之门却屡遭拒绝。

利名渊薮:指名利汇聚之地,此处比喻科举考场和官场。

秦楼月:借指京城中的繁华景象,也暗含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灞岸苔:灞水是长安城外的一条河流,此处借指京城郊外,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科举落第后的抒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和权贵阶层的失望与不满,首句“十谒朱门九不开”直接点出诗人多次求见权贵却屡遭冷遇的遭遇,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愤懑。“利名渊薮且徘徊”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在这名利场中徘徊不定的心态,既渴望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抱负,又对科举的黑暗和腐败感到失望。

后两句“青春枉向秦楼月,白日虚抛灞岸苔”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悔恨,青春年华和宝贵时光都白白浪费了,而“落第只应长掩泪,明年花发更谁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科举落第后的悲伤和绝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末句“心烦欲问天公意,争得秦云逐客来”则以一种质问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自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科举落第后所写,反映了诗人对科举制度和权贵阶层的深刻认识与不满,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及第,这使他深感失望和痛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多次拜访权贵之门却屡遭拒绝的经历,以及在这名利场中徘徊不定的心态,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和权贵阶层的批判和讽刺,他也通过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态。

“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