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咏织妇

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下一句是什么?

唐·元稹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修织,能吐经纬成罗网。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

织成一匹花满枝,与人衣裳无消息。

不如蛛网犹得用,网罗寻尺苍蝇飞。

巴东有邑居山谷,地偏女多男户少。

郡守县官来相送,去时欢乐归时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屋檐前飘动着游丝,上面有蜘蛛巧妙地往来织网,羡慕那些小虫懂得织造,能吐出经纬织成罗网,女子手疼丝细缲得多,千声札札织不满一尺,十指殷勤像蚕儿吐丝,当窗织机声音袅袅升起,织成一匹花满枝的布,却给别人做衣裳没消息,还不如蜘蛛网还有用,网罗寻尺苍蝇飞不起,巴东有个县城在山谷,地方偏僻女子多男子少,郡守县官来相送女子,去时欢乐归来时悲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织妇的辛勤劳动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妇女的苦难,诗中“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织妇勤劳的形象,她们用双手像蚕一样吐丝,在窗前织机旁辛勤工作,声音袅袅升起,她们的劳动成果却往往被剥夺,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无法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织妇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织妇的辛勤劳动和悲惨命运,诗中“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两句,以蜘蛛织网为引子,引出织妇的织造活动。“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织妇织布的艰辛和痛苦,而“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两句,则进一步突出了织妇的勤劳和技艺,尽管她们如此辛勤劳动,却往往无法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无法拥有,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更加凸显了织妇的悲惨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元稹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有关,唐代社会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妇女地位低下、生活困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元稹通过这首诗,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妇女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通过描绘织妇的辛勤劳动和悲惨命运,呼吁社会关注妇女的权益和地位,为她们争取更多的尊重和关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元稹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