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咏簟

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上一句是什么?

唐·陆龟蒙

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

永日连阴风色恶,一雨如洗瘴气昏。

松声夜入苍龙窟,桂气秋生白石泓。

高枕便知宜夕寝,梦魂从此到南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小说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幼聪颖,博学多识,但仕途不顺,终身未仕,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自耕自食,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有《甫里集》传世,陆龟蒙的诗作以写景咏物为多,风格奇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吴中的竹席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轻轻摇曳,美丽得胜过覆盖着三重白云,连绵的阴雨使得天色阴沉,风势也变得恶劣,但一场大雨过后,瘴气被洗涤一空,夜晚,松涛声传入深邃的山洞,秋日的桂花香气弥漫在白石清泉之间,躺在这样的竹席上,自然知道夜晚睡眠的舒适,梦魂仿佛能飘向遥远的南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中竹席(角簟)在清水中的摇曳之姿,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摇曳胜被三素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席的轻盈与美丽,而“永日连阴风色恶,一雨如洗瘴气昏”则反映了天气的变化,以及雨后空气的清新。“松声夜入苍龙窟,桂气秋生白石泓”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最后以“高枕便知宜夕寝,梦魂从此到南溟”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远方世界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竹席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诗中“吴中角簟泛清水”一句,既描绘了竹席的质地与形态,又暗示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喜爱,而“摇曳胜被三素云”的比喻,更是将竹席的轻盈与美丽推向了极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天气的变化、环境的渲染,进一步烘托了竹席所承载的闲适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龟蒙隐居期间,作为一位仕途不顺的文人,陆龟蒙选择了隐居生活,以诗酒自娱,以田园为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竹席的描绘和对周围环境的渲染,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