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0)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全诗是什么?

唐·孟浩然

山水七百里,中有碧溪流。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楼。

行及瓜洲岸,烟波接素秋。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怀。

作者简介

孟浩然生于盛唐时期,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以布衣终身,他性格孤直,不拘小节,不愿趋炎附势,因而一生未得显达,孟浩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趣,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诗风恬淡孤清而不失浑健。

译文

这七百里的山水路上,处处可见碧绿的江水悠悠流淌,昨天我辞别了朋友,乘着小舟归去,如今我身在桐庐,却时常怀念起那旧日的家乡,我还时常想起建业的水,始终难忘武昌的楼,如今我即将到达瓜洲岸边,眼前烟波浩渺,正是素秋时节。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引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引出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怀念,诗中“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之情,诗人还通过“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楼”等句,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怀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途中,经过桐庐江时所作,诗人此时身处异乡,面对眼前的山水景色,不禁勾起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他挥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故乡、旧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