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的解释

4个月前 (03-2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翠竹疏疏映短墙,山居清寂似僧房。

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

风前月下闲吟句,水畔花间独醉乡。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何处有仙乡。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寓含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翠竹稀疏地映照在矮矮的围墙上,山中的居所清静寂寞如同僧侣的禅房,财富充盈的人必然懂得及早散去,光辉照耀的山峦想必不会轻易被世俗所玷污,在风前月下悠闲地吟诵诗句,在水边花间独自沉醉,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世间哪里还有比这更像仙境的地方呢?

释义

“润屋必能知早散”意指那些因财富而滋润房屋的人,必然懂得财富是身外之物,能够适时地散去,不贪恋物质享受。“辉山应是不轻沽”则比喻那些光辉照人的山峦,如同高洁之士,不会轻易被世俗的金钱利益所诱惑或出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寂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首联以翠竹、短墙、僧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颔联则通过“润屋”与“辉山”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于财富与名利的态度,即应淡泊名利,保持高洁,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生活,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难得,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隐居山林期间,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晚年仕途不顺,遂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寂与美好,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

“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