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咏牡丹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全诗是什么?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洛下花妖待客稀,空将旧恨著新诗。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后期作品则多写离乱时的感慨,情调慷慨悲凉,感伤时事,较有现实意义。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我独自一个,站在狂风中去看洛阳的牡丹。

洛阳城里的牡丹开得妖娆,但赏花的人却稀少,只能将旧时的遗憾写入新诗之中,我也知道牡丹花到处都差不多,但到了穷人家里,它的影子就显得稀少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独自观赏牡丹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感慨,诗中“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两句,以牡丹花在不同家境中的遭遇,隐喻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材,寄托了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忧世情怀,前两句“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直接点明了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历史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后两句“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则通过牡丹花在贫富之家的不同待遇,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金兵已经占领中原大片领土,诗人陈与义身处乱世,流离失所,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他在观赏牡丹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通过牡丹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不公现象。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