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鸡鸣曲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下一句是什么?

唐·沈佺期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重。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作者及朝代

沈佺期,唐代诗人,约生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诗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多应制之作,明人胡应麟说沈宋“究为律诗之祖,四声之始,八病之端,六朝之藩篱,盛唐之门户。”(《诗薮·内篇》卷四)他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作者简介

沈佺期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被誉为“沈宋”,他的诗作以应制之作居多,但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沈佺期的诗歌格律严谨,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有内容上的深度。

译文

长乐宫中刚刚敲响了一声晨钟,百官们便开始前往未央宫朝拜,金色的宫殿在晨钟声中打开了万户之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仙仗重重,簇拥着百官,花儿在剑佩的辉映下迎接晨曦,柳枝轻拂着旌旗,露水还未干透,只有那凤凰池上的文人雅士,想要和唱一首阳春白雪般的曲子,却感到难以匹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早晨百官朝拜的盛况,长乐宫中的晨钟响起,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百官们纷纷前往未央宫朝拜皇帝,诗中通过描绘宫殿的宏伟、仙仗的庄重、花儿的娇艳和柳枝的柔美,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美好,也通过“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一句,表达了文人雅士在宫廷中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早晨的繁华与美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有内容上的深度,诗人也通过“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一句,表达了对文人雅士在宫廷中孤独与无奈的同情与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沈佺期在宫廷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宫廷诗人,沈佺期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宫廷早晨的繁华与美好,也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以及文人雅士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处境。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