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下一句是什么?

题西厢

唐·李商隐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

花影渐随人意改,鸟声偏向客心惊。

窗含远岫千重翠,帘卷斜阳一抹红。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惆怅怨离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东边的宅邸在清晨时分便显得繁忙起来,而西厢房则在片刻之后迎来了白天的繁荣,花影随着人的心意而变化,鸟鸣声却偏偏让客居他乡的人心生惊悸,窗户里映入远处连绵不绝的青山翠色,帘子卷起,一抹斜阳映照在眼前,这里的风光真是无限好,又何必因为离别而心生惆怅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第和西厢在不同时间的景象,以及花影、鸟声等自然元素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离别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风光的欣赏和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东第和西厢的繁忙与宁静、花影和鸟声的变化以及自然风光的美丽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的“花影渐随人意改,鸟声偏向客心惊”两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无常,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而“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惆怅怨离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情感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客居他乡时所作,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离别的愁绪,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东第和西厢可能象征着不同的生活场景或人生阶段,而花影、鸟声等自然元素则成为了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他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