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摇。的释义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落花

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摇。的释义

宋·宋祁

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摇。

林花谢尽空枝在,燕子归来旧垒高。

芳草池塘新涨绿,垂杨门巷半藏娇。

春光有限人须惜,莫负金樽对碧霄。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学识渊博,文章出众,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纂《新唐书》,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擅词赋,有《宋景文集》传世。

译文

一夜的春雨压迫着即将凋零的花朵,使它们纷纷凋谢;清晨时分,帘外只见花瓣随风飘摇,树林中的花朵已经全部凋谢,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燕子归来时,发现去年的巢穴已经筑得更高,芳草池塘中春水新涨,一片碧绿;垂杨柳下的门巷里,半掩着娇美的景致,春光有限,人们应当珍惜,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和金樽美酒,对着碧蓝的天空畅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与凄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珍惜当下的呼吁。

赏析

首联“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摇”以雨夜落花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颔联“林花谢尽空枝在,燕子归来旧垒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受,通过对比林花凋谢与燕子归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无常,颈联“芳草池塘新涨绿,垂杨门巷半藏娇”则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与前面的凄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尾联“春光有限人须惜,莫负金樽对碧霄”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春光易逝劝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宋祁仕途较为平稳、生活安逸的时期,作为一位文人官员,宋祁对自然景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感悟,春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象触动了他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雨后清晨的落花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珍惜当下、不负韶华的期望。

“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摇。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