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流寓寄花房,雌去雄飞过短墙。的解释
诗词原文
春去
宋·刘克庄
三春流寓寄花房,雌去雄飞过短墙。
风定绿梢犹袅袅,露干红蕊自芳芳。
园林过雨蜂犹懒,帘幕无风燕自双。
老子个中须著眼,莫教春去怨斜阳。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译文
春天在花房中流寓,雌鸟飞走,雄鸟越过短墙追寻,风停后,嫩绿的树梢依然轻轻摇曳,露水干后,红色的花蕊独自散发着芳香,园林中雨过天晴,蜜蜂却还显得慵懒,帘幕间没有风,燕子成双成对,我(诗人)在这其中需要仔细观察,不要让春天离去后,再去怨恨那西斜的太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花房中的雌鸟飞走、雄鸟追寻,以及风雨后的园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三春流寓寄花房,雌去雄飞过短墙”以春天在花房中流寓和鸟儿的离别为引子,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风雨后的园林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即将逝去,尾联“老子个中须著眼,莫教春去怨斜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告诫自己要珍惜时光,不要等到春天逝去后才去怨恨那西斜的太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个人经历有关,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这首诗正是他在春天即将逝去时,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鸟儿的离别,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