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悼邵公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上一句是什么?

唐·刘禹锡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

春风回首尽成泪,夜雨何时更得归?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既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任运随缘、自然适意的思想因素,刘禹锡的诗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物抒情,有的托物言志,均能畅达自然,浑然天成,显示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译文

远隔千里的人们都在怀念邵父的恩德,唱着思念的歌曲;而邵父治理过的吴地百姓,在他去世三年后仍然因怀念他的仁爱而哭泣,每当春风拂过,都让人回想起邵父的种种好处,不禁泪流满面;而夜雨淅沥之时,更让人思念他何时能够归来(虽然实际上他已不在人世)。

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悼念一位姓邵的官员(可能是地方官)所作,首句“千里去思歌邵父”表达了邵父的恩德深远,远隔千里的人们都在怀念他并唱着思念的歌曲,次句“三年遗爱泣吴儿”则进一步描绘了邵父在吴地治理期间留下的仁爱之政,使得当地百姓在他去世后三年仍然怀念不已,甚至哭泣,后两句则通过春风和夜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邵父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千里去思”和“三年遗爱”两个典型事例,生动地刻画了邵父的崇高形象和深远影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春风和夜雨的意象,将无形的思念和哀愁化为有形的自然景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感人,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的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结识了这位姓邵的官员,并对其治理有方、仁爱百姓的作风深感敬佩,当邵父去世后,刘禹锡深感悲痛和怀念,于是写下了这首悼念之作,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官员品德和政绩的重视和怀念。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缺乏,以上关于创作背景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推测和主观性,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一首优秀的悼念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