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秋日寿皇宴

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

彩仗遥临丹阙外,仙舆暂驻紫微傍。

九秋金菊香盈袖,万岁瑶池乐未央。

共仰宸游同宴赏,天颜有喜近臣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这深秋的时节,掌管阴间事务的神灵(长秋)也在此日显现,而皇宫中则正在举行盛大的寿宴,迎接皇帝的寿辰(皇极同时纳寿皇),五彩斑斓的仪仗远远地延伸到宫殿之外,仙人的车驾暂时停驻在紫微垣的旁边,金秋九月的菊花香气盈满了衣袖,万岁瑶池中的欢乐还没有结束,大家都仰望着皇帝出游并一同参加宴会,皇帝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让近臣们也感到荣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皇宫为皇帝祝寿的盛况,首联点明时间(长秋,即深秋)和事件(司阴教的神灵显现与皇帝寿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描绘彩仗和仙舆,展现了寿宴的隆重和奢华,颈联则以金菊和瑶池为象征,表达了秋天的美好和宴会的欢乐,尾联则通过“共仰宸游同宴赏,天颜有喜近臣光”表达了臣子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寿皇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朝皇宫的繁华与皇帝的尊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宫廷生活的刻画,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在朝廷任职期间,当时,唐朝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宫廷中的庆典和宴会仍然频繁举行,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宴会并创作诗歌以助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秋日寿皇宴》,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和祝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荣,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长秋此日司阴教,皇极同时纳寿皇。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