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青溪言事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唐·王昌龄

茅檐寂寂水潺潺,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

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佞臣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著称,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昌龄集》等。

译文

茅屋寂静,溪水潺潺流淌,篱笆墙外青色酒帘随风招展,烟雾缭绕的集市中有酒家沽酒,在水上楼阁中,有人用银甲弹奏古筝,那声声慢曲,仿佛在送别远去的行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首句“茅檐寂寂水潺潺”以茅屋和流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句“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则通过青色的酒帘和烟雾缭绕的集市,点出了乡村的市井生活,后两句“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则通过古筝声和远行的舟船,将画面从静态推向动态,增添了诗意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市井的喧嚣,以及人们生活中的闲适与离别之情,首句“茅檐寂寂水潺潺”以静写动,通过茅屋和流水的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次句“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则通过青色的酒帘和烟雾缭绕的集市,展现了乡村的市井生活和人们的闲适心态,后两句“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则通过古筝声和远行的舟船,将画面从静态推向动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游历青溪时所作,青溪位于今湖南省境内,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王昌龄在游历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青溪风光的诗歌,诗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