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挽宁宗皇帝词五首·其四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宋·刘克庄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

玉座尘飞弓剑远,铜驼泪咽鼓钟动。

中兴天子要人才,当世儒生有文用。

谁遣孤臣老海滨,空余泪洒龙髯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但他学识渊博,文辞精粹,诗、词、文皆有成就,是南宋后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温婉细腻之篇。

译文

甘将军的忠言苦谏没有被采纳,他枉自牺牲,如同支撑将倾大厦的栋梁被折断,皇帝的宝座上尘土飞扬,弓剑已远,象征着皇权的衰落;铜驼在哭泣,鼓钟声声悲咽,国家陷入动荡,中兴的皇帝需要人才来辅佐,当世的儒生也有治国安邦的文才,可是,是谁让我这个孤臣老死海滨,只能空余泪水洒落在皇帝灵柩前的龙须上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甘将军的忠言不被采纳,以及皇帝驾崩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诗中“苦言不听甘将军”一句,暗指朝廷对忠臣良言的忽视;“枉折将倾大厦栋”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危亡之际,忠臣如同支撑大厦的栋梁般被折断的悲剧,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中兴无望、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国家危亡、人才埋没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才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挽宁宗皇帝而作,宁宗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微,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奸臣当道,诗人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哀悼之情,也抒发了对国家危亡、人才埋没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中兴无望、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凉。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