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

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云气入帘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佛境原来在此中。

欲问前朝兴废事,惟将心事付沙虫。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朝圣祖皇帝康熙,生于1654年,逝于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击败沙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如蠲免钱粮、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等,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康熙帝不仅政治上有卓越成就,对文学、艺术、科学也有深厚兴趣,留下了不少诗文作品。

译文

世上的清泉奇石本就难以用金钱衡量,更何况它们还自然融入了这迷人的景色之中,山谷间万壑松风呼啸,溪流潺潺,千峰之上云雾缭绕,仿佛飘进了我的居室,这样的仙境恐怕连神仙也会羡慕不已,原来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就在这里啊,想要询问前朝兴衰更替的历史,却只能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无尽的沙虫(此处沙虫或可理解为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见证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康熙帝)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认为自然界的泉石、松风、云气等是无价的珍宝,它们构成的景致超越了人间的价值衡量,诗人通过对比仙境与佛境,表达了对眼前自然美景的极高评价,认为其不输于任何神话传说中的理想世界,诗人以询问历史兴废的口吻,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赏析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康熙帝作为一代明君之外,对自然与哲学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一句,直接点明了自然美景的珍贵与无价,而“仙家未必能胜此,佛境原来在此中”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自然之美与宗教理想境界相提并论,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康熙帝在山居期间,面对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有感而发之作,作为一位勤于政务的皇帝,康熙帝在繁忙的治国理政之余,也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川,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他对历史、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一位君主兼学者的广阔胸怀与深邃思想。

“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