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浣溪沙·淡黄衫子浑无色

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下一句是什么?

宋·晏几道

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妆成不语敛双眉。

含愁独倚阑干立,花落莺啼春寂寂,思量旧事不胜悲。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晏几道是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情感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妙情感,尤其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和离愁别绪。

译文

她穿着淡黄色的衣衫,颜色浅得几乎看不出来,画有丁香和雀儿的图案让人心碎,她妆扮好了却沉默不语,紧锁着双眉,她满怀愁绪,独自倚靠在栏杆旁,花儿凋落,黄莺啼叫,春天里一片寂静,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她忍不住感到深深的悲伤。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她穿着淡黄色的衣衫,颜色浅淡得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暗示着她内心的孤寂与不被察觉,画有丁香和雀儿的图案则可能象征着她的美好愿望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使她感到心碎,她妆扮整齐却沉默不语,紧锁双眉,表现出内心的沉重与痛苦,她独自倚靠在栏杆旁,面对花落莺啼的春景,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生机与欢乐,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哀伤,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她更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人通过淡黄衫子、丁香画雀儿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女子的孤独与哀愁,词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淡黄衫子的颜色浅淡与女子内心的深沉、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孤独等,进一步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词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几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家境中落,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词人通过描写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实际上也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词中的女子形象也可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中许多女性的命运与遭遇,使得这首词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