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名相尽空华,无名无相出生死。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空华悟道
唐·拾得
有为名相尽空华,
无名无相出生死。
作者简介
拾得,唐代高僧,与寒山齐名,相传是文殊菩萨化身,他们二人常行迹不定,以诗偈相赠答,宣扬佛教禅宗思想,被后人尊为“和合二仙”,拾得的诗作语言质朴自然,富含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有所作为的名相不过是虚妄的幻象,
唯有放下名相、无执无我,方能超脱生死轮回。
释义
“有为名相尽空华”意指世间一切有为法(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如空中之花,看似美丽实则虚幻不实,终将消散。“无名无相出生死”则强调只有超越名相、达到无我无执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佛教禅宗对于“空”与“有”的深刻洞察,拾得通过“有为名相尽空华”一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皆为空幻的本质,告诫人们不应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无名无相出生死”则进一步指出,只有放下对名利的执着,超越名相的限制,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从而超越生死轮回,整首诗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拾得与寒山同为唐代禅宗高僧,他们生活在山林之间,以诗偈相互赠答,宣扬佛教禅宗思想,这首诗很可能是拾得在修行过程中,对佛教教义深刻领悟后的有感而发,在唐代,佛教禅宗盛行,许多高僧大德通过修行和悟道,探索生命的真谛,拾得的这首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它反映了禅宗对于“空”与“有”、“名”与“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超脱生死轮回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