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1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峡口二首·其二》,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峡口二首·其二

唐·杜甫

飞湍已作霜蓬散,峻石犹存剑戟多。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

塞雁自能成阵去,江人元自棹舸过。

莫嫌舟楫无安处,水鸟飞来定自波。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急流已经像霜后的蓬草一样飞散,峻峭的岩石还留存着许多剑戟般的形状,峥嵘的洲上飞舞着黄色的蝴蝶,滟滪堆边翻涌起白色的波浪,边塞的大雁自然能够成阵飞去,江上的人们原本就驾着小船经过,不要嫌弃船只没有安稳的停泊处,水鸟飞来时自然会泛起层层波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峡口地区的壮丽景色和艰险地势,首联写急流和峻石,突出了峡口的险峻;颔联通过“飞黄蝶”和“起白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洲上的蝴蝶飞舞和堆边的白浪翻滚,进一步渲染了峡口的自然之美和动态之感;颈联写大雁成阵飞去和江人驾舟经过,表现了峡口地区的生机和活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船只安稳停泊的期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峡口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峡口地区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峡口的急流、峻石、黄蝶、白波等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诗人也通过描写大雁和江人的活动,赋予了峡口以生命和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历峡口时所作,峡口地区以其险峻的地势和壮丽的景色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杜甫在游历峡口时,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也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和风采。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