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曹柯返地知何术,楚客忘弓且莫愁。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失弓吟

曹柯返地知何术,楚客忘弓且莫愁。出自哪首诗?

唐·刘商

曹柯返地知何术,楚客忘弓且莫愁。

汉祖追风骠骑去,将军自失李陵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商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诗人、画家,他活动于中唐时期,曾任汴州观察推官、检校虞部员外郎等职,刘商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他的画作也颇有名气,尤其擅长山水画。

译文

在曹柯之地,如何能够施展返还土地的计谋呢?楚国的客人丢失了弓,却不必为此而忧愁,汉高祖刘邦曾追逐着风驰电掣般的骠骑将军,而那位将军却自己失去了像李陵那样的封侯机会。

释义

曹柯返地:指战国时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以言辞折服楚王,使楚王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这里用典,表示难以施展归还失地的计谋。

楚客忘弓:典出《楚辞·九章·惜诵》,比喻心胸宽广,不因小失而忧愁。

汉祖追风骠骑:指汉高祖刘邦追逐英勇善战的骠骑将军(如霍去病等)。

将军自失李陵侯:李陵是西汉名将,因战败投降匈奴而失去封侯的机会,这里借指因某种原因而失去功名或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首句“曹柯返地知何术”以晏子出使楚国的典故,暗示了收复失地的艰难;次句“楚客忘弓且莫愁”则借楚客失弓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得失的淡然态度,后两句则通过汉高祖追逐骠骑将军和李陵失去封侯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人生中的机遇与失去,以及这些经历对人生轨迹的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商个人的经历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士人面临着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困境,刘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历史、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曹柯返地知何术,楚客忘弓且莫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