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眉阁老人赋三绝,蜗庐跛叟擅双清。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眉阁老人赋三绝,蜗庐跛叟擅双清

眉阁老人赋三绝,蜗庐跛叟擅双清。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全文:

眉阁老人赋三绝,蜗庐跛叟擅双清。
笔端妙有烟霞气,纸上常留风月情。
老树著花无丑态,夕阳放彩有新明。
此中真意谁能解,且向樽前听玉声。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行、草皆擅,自创“板桥体”;绘画则擅长兰、竹、石、松、菊等,尤精墨竹,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

译文

眉阁老人擅长三种绝妙的技艺,蜗庐中的跛脚老叟则独擅双清(指诗文书画两方面的造诣),他们的笔端妙笔生花,仿佛蕴含着烟霞之气,纸上常常留下风月之情,老树开花不显丑态,夕阳放彩更显新明,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姑且让我们在酒樽前聆听那如玉般清脆的声音吧。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两位艺术家的才华和造诣,首句“眉阁老人赋三绝”指眉阁老人在诗文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次句“蜗庐跛叟擅双清”则指蜗庐中的跛脚老叟在诗文和书画两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艺术家才华的赞赏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两位艺术家的才华和造诣,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作品和风格,展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位艺术家才华的赞赏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和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欣赏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郑板桥一生酷爱艺术,对诗文书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首诗正是他在欣赏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后,对艺术创作的感悟和赞美,也反映了郑板桥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眉阁老人赋三绝,蜗庐跛叟擅双清。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