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其十五》,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全诗是什么?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露冷莲房坠粉红,幽情欲语寄琴桐。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

西园此日重相忆,水榭灯寒欲暮云。

料得此生应未了,鸳鸯只合伴沙鸥。

(注:此处仅摘取了包含关键词的部分诗句,全诗较长,故只展示相关部分。)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就病逝于山西运城,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艺术上长于比兴,多用白描,风格苍劲,为清代宋诗派重要作家。

译文

(针对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露水使莲房坠落露出粉红,幽深的情感想要通过琴声诉说。

还有清雅的吟咏变成了变徵之音,只担心这些诗作被锁在箱子里,使以前的听闻泯灭。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和担忧,莲房坠落、粉红显露,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幽情欲语,寄托于琴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并有清吟成变徵”一句,则暗示了诗人的诗作中蕴含着深沉的哀愁,如同音乐中的变徵之音,令人动容,诗人又担心这些诗作被尘封于箱底,使以前的听闻泯灭,表达了他对作品能否传世、情感能否被理解的忧虑。

赏析

这两句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作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特别是“并有清吟成变徵”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整首诗在表达怀念和担忧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这首《绮怀十六首·其十五》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和担忧,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这种情感交织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诗篇。

“并有清吟成变徵,祗愁閟箧泯前闻。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