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的释义

4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池鹤八绝句·其四

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的释义

唐·白居易

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

只缘多恐人惊起,长向方塘背短楹。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译文

我侧身行走在芦苇丛中,仿佛自己就是一只水鸟;但每当我振翅高飞,却总是因为猎人的弓箭而频频受惊,只因为害怕被人惊扰,我只好长久地背对着池塘边的短柱,孤独地站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池鹤(或诗人自喻)在芦苇丛中行走和飞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与威胁的无奈,诗中“侧身且作芦中行”描绘了诗人(或池鹤)在芦苇丛中小心行走的谨慎姿态,“冥飞频为弋者惊”则揭示了即使想要飞翔,也时刻面临着被猎人捕捉的危险,最后两句“只缘多恐人惊起,长向方塘背短楹”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或池鹤)因害怕被惊扰而不得不保持警惕和孤独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池鹤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中“侧身且作芦中行”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向往,又暗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谨慎和低调,而“冥飞频为弋者惊”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种种威胁和束缚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只缘多恐人惊起,长向方塘背短楹”则通过池鹤的孤独站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束缚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池鹤自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通过描绘池鹤在芦苇丛中行走和飞翔的情景,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个人自由和尊严的普遍关注与追求。

“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