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升沉枯菀莫须问,相于泥饮倾新醲。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湘中作

升沉枯菀莫须问,相于泥饮倾新醲。上一句是什么?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升沉枯菀莫须问,

相与泥饮倾新醲。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乐府诗的创作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作诗。

仕途的升降、人生的枯荣都不必去追问,

就让我们在这泥泞的小路上,一起畅饮新酿的美酒吧。

释义

三湘四水:指湖南地区的湘江及其支流,泛指湖南全境。

升沉枯菀:升沉,指仕途的升降;枯菀,指人生的枯荣、兴衰。

泥饮:在泥泞的路上饮酒,形容不拘形迹的畅饮。

新醲:新酿的美酒,醲指酒味醇厚。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在湖南地区生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首句“身在三湘四水间”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他远离京城、仕途不顺的境遇,次句“行吟年复又一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作诗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坚持。

后两句“升沉枯菀莫须问,相与泥饮倾新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升降枯荣,认为这些都不必去追问,而是选择与朋友在泥泞的路上一起畅饮新酿的美酒,享受当下的快乐,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处之,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曾一度仕途不顺,曾长期在地方任职,远离京城,在这段时期,他游历了湖南等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精神和豁达情怀。

“升沉枯菀莫须问,相于泥饮倾新醲。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