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庙中雷震蕲王鼓,岸口灰飞老兀魂。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题岳王墓

庙中雷震蕲王鼓,岸口灰飞老兀魂。出自哪首诗?

宋·田锡

黄龙未捣玉钗折,庙中雷震蕲王鼓。

岸口灰飞老兀魂,江心浪涌岳王冢。

作者及朝代

田锡,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生于后蜀广政十年(947年),卒于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田锡自幼聪颖好学,曾随父入秦、陇,见多识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他为人耿介,敢于直言进谏,文学造诣颇深,有《咸平集》传世。

作者简介

田锡一生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上书批评时政,提出许多改革建议,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和诗歌上,风格雄健豪放,语言质朴自然,他的史学著作也颇有建树,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黄龙府尚未捣毁,宋高宗赵构的宠妃(暗指秦桧等人)却已使岳飞含冤而死(玉钗折比喻岳飞之死),在岳王庙中,雷声轰鸣,仿佛在为岳飞击鼓鸣冤;而在岸边,老兀术(金朝将领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的魂魄被灰飞烟灭,岳飞的忠魂则在江心浪涌中永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王庙中的雷震鼓声和岸边灰飞的老兀魂,表达了诗人对岳飞忠勇精神的赞美和对奸臣陷害忠良的愤慨,诗中“黄龙未捣玉钗折”一句,暗含了岳飞未能完成收复失地的心愿而含冤而死的悲剧;“庙中雷震蕲王鼓”则象征着岳飞的冤屈得到了天地的共鸣;“岸口灰飞老兀魂”和“江心浪涌岳王冢”则分别描绘了金兀术的败亡和岳飞忠魂的不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岳飞忠勇精神的深深敬仰和对奸臣陷害忠良的强烈愤慨,诗中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岳飞的忠勇与奸臣的卑劣、金兀术的残暴与岳飞忠魂的不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岳飞的高大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岳飞的历史遭遇密切相关,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率领宋军多次击败金军,为保卫南宋疆土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秦桧等奸臣的陷害,岳飞最终被诬陷致死,田锡作为一位有正义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对岳飞的遭遇深感愤慨和不平,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岳飞忠勇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心声,也展现了田锡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担当。

“庙中雷震蕲王鼓,岸口灰飞老兀魂。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