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筹边楼

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下一句是什么?

唐·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楼处见戎头。

边烽遥映千重雪,雁字回时几处秋。

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

作者及朝代

薛涛,唐代女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约公元803年至832年间,她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幼随父来到蜀地,后成为乐伎,以才情出众而著称,薛涛与韦皋、元稹等人有诗文唱和,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之一。

作者简介

薛涛自幼聪慧,善于诗文,且容貌美丽,她虽身为乐伎,但才情出众,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薛涛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她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站在筹边楼上,八窗敞开,秋日的云鸟尽收眼底,这座楼的气势压倒了西川的四十个州,各位将领啊,不要贪图羌族的战马,在这最高的楼上,你们可以看到敌人的头颅,远处的烽火映照着千重雪山,大雁南飞时,已是多处秋意浓浓,本以为可以在谈笑间消灭敌人,谁料到拖延时间却酿成了大祸。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筹边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告诫和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前两句写筹边楼的雄伟壮观,后两句则通过“莫贪羌族马”和“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等句,告诫将领们不要贪图小利而延误战机,以免酿成大祸。

赏析

这首诗以筹边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诗人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捕捉到了边疆将领可能存在的贪念和懈怠,通过“莫贪羌族马”等句进行告诫。“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两句更是直接点出了拖延战机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有关,晚唐时期,边疆地区时常发生战乱,国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薛涛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边疆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忧虑,她通过创作这首诗,旨在告诫边疆将领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延误战机,以免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这首诗也反映了薛涛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