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虽然精意愧古初,要为列朝资考镜。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古史吟

虽然精意愧古初,要为列朝资考镜。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典籍浩繁谁子统,十朝纲纪失其正。

虽然精意愧古初,要为列朝资考镜。

百家蠹简讹且杂,六艺遗文湮欲尽。

汉唐石经尚存真,欲与诸君同讨论。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礼部主事,因主张改革遭贬官,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典籍浩如烟海谁能统理,十个朝代的纲纪已失去其正确性,虽然其中的精妙之处难以与古人相比,但仍可为后世各朝提供借鉴和参考,百家之言的蠹简错误且杂乱,六经遗文几乎被湮没,幸好汉唐的石经还保存着真迹,我愿与各位一同探讨研究。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龚自珍对古代典籍的珍视与担忧,他认为典籍虽多,但难以统理,且很多朝代的纲纪已失正,尽管如此,这些典籍仍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后世提供借鉴,他也指出了百家之言的混乱和六经遗文的湮没,幸好还有汉唐石经保存了真迹,让他有机会与同仁共同研究。

赏析

龚自珍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古代典籍的深厚感情和严谨态度,他既看到了典籍的浩繁与混乱,又看到了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他通过对比“精意愧古初”与“要为列朝资考镜”,表达了对典籍的批判与肯定,他也表达了对汉唐石经的珍视,认为它们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龚自珍的学术精神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危亡,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命运,他的改革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反而遭到了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古代典籍,希望通过研究历史来寻找改革的道路,这首诗就是他在研究古代典籍时的心得体会,表达了他对典籍的珍视与担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虽然精意愧古初,要为列朝资考镜。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