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秋望

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的意思及出处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日横空冷战场。

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梦阳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祖籍甘肃庆阳,后徙居河南扶沟,又迁开封,明代文学家、诗人、复古派前七子领袖,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反对模拟,对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梦阳的诗风雄奇豪放,语言质朴自然,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黄河水环绕着汉朝的宫殿墙,河面上秋风萧瑟,雁群排成几行飞过,我这位漂泊的旅人路过濠水,追逐着那如野马般奔腾的思绪,而将军则收起弓箭,准备射向那象征侵略的天狼星,黄色的尘土在古老的渡口飞扬,遮蔽了运输的车马,白日当空,战场上却弥漫着寒冷的气息,作为使臣,我还有一件恭敬的祈愿之事,那就是希望西方的庄稼早日成熟,以慰藉那些疲惫的农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河边的景象,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边疆军事的描绘,以及诗人作为使臣的祈愿,诗中通过“黄河水绕”、“秋风雁行”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萧瑟的氛围。“追野马”、“射天狼”等意象,则展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将士的英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希望他们能有好的收成,以减轻生活的负担。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和边疆军事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诗的前四句通过黄河、秋风、雁群、野马、天狼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萧瑟的秋日边疆图景,后四句则通过“黄尘古渡”、“白日横空”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凉和紧张,最后两句“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祈愿,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梦阳出使边疆或游历北方时,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复古派领袖,李梦阳对边疆的军事和民生有着深厚的关注,在秋日黄河边的所见所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既有自然描绘又有社会关怀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梦阳对边疆的深情厚意和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