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病中思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宋·陆游

病躯愁对汝南评,畏见春归柳未青。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

日月自明霜自降,山河无恙酒初醒。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前村水满汀。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弱的身躯愁对着汝南的评议(指当时朝廷的政局),害怕看到春天到来而柳树还未抽青,笑着看自己双鬓已经斑白,内心渴望各位大臣能够奏报天下太平,日月自然明亮,霜雪自然降落,国家山河安然无恙,我从醉酒中刚刚醒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那时月光洒满前村的田野,水面也涨满了小洲。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写自己因病愁对朝政,次联以自嘲的口吻笑看自己的衰老,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渴望,三联写自然景象的恒常不变,暗喻国家应如日月般永恒,山河无恙,尾联则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紧密相连,首联的“病躯”与“汝南评”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朝政的忧虑,次联的“笑看双鬓知黄落”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渴愿诸公奏治平”则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深切期望,三联的日月、霜雪、山河等自然景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绘,也是对国家稳定的象征,尾联则通过归隐田园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外患频仍,陆游虽心怀壮志,但屡遭排挤,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病中,他深感自己年华老去,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