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的释义

6个月前 (03-28)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咏史·陈桥兵变

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的释义

宋·刘克庄

黄袍加处成君王,如何天命忽以去。

反戈愤彼陈桥屯,历史风云变几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南宋文学家、诗人、词人,福建莆田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派诗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传世词有二百四十六首。

作者简介

刘克庄早年仕途不顺,淳祐六年方赐同进士出身,历任国子监簿、枢密院编修官等职,景定元年,因直言极谏,被罢官,后历任建宁府通判、潮州知州、广东提举常平等职,咸淳四年,被起用为秘书监,兼侍读,五年,因眼疾离职,晚年居于莆田,以乡居生活为主,刘克庄一生著作丰富,诗、词、文皆有成就,且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和愤世嫉俗之意。

译文

在那陈桥驿,黄袍加身成就了新的君王,但为何天命又忽然离他而去?士兵们愤怒地反戈相向,针对的正是那陈桥屯的兵变,历史的风云变幻莫测,经历了多少次的更迭。

释义

这首诗以陈桥兵变为背景,描绘了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的历史事件,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天命难测的感慨,首句“黄袍加处成君王”直接点明了陈桥兵变的结果,即赵匡胤成为皇帝;次句“如何天命忽以去”则提出了疑问,暗示了赵匡胤后来被迫退位或去世的命运;第三句“反戈愤彼陈桥屯”通过“反戈”一词,表达了士兵们对陈桥兵变的愤怒和不满;末句“历史风云变几度”则总结了历史的无常和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黄袍加处成君王”和“如何天命忽以去”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常和天命的难测;而“反戈愤彼陈桥屯”则通过士兵们的愤怒,暗示了陈桥兵变并非完全顺应天命,而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末句“历史风云变几度”则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历史的变迁和无常是不可避免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权臣当道,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和历史的变迁深感忧虑,他通过创作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也通过这首诗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们对权力和命运的无奈和愤怒。

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