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的解释

4个月前 (03-2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堡坞行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的解释

唐·杜荀鹤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

四野无人耕织苦,一夫有庆合家忙。

州衙只在城楼上,洞口新开二丈强。

喜见升平无一事,便教栽柳绿荫凉。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诗人,自号九华山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任掌书记,杜荀鹤的诗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部分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暂且修建堡垒以加固防御如同金汤一般坚固,再减轻赋税徭役让百姓得以喘息至蚌鲒(泛指百姓生活的艰难时期),四野空旷无人,百姓耕织辛苦,但只要有一人得到庆赏,全家都会忙碌而充满希望,州衙的官员们只在城楼上办公,而新开的洞口足有二丈宽,便于百姓通行,高兴的是看到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教导百姓栽种柳树,让绿荫带来凉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相对和平安宁的乡村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减轻百姓负担、促进民生改善的美好愿望,诗中“且营堡坞壮金汤”表达了加强防御以保民安的思想,“更缓征求到蚌鲒”则是对减轻赋税徭役的呼吁,后两句通过描绘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希望,以及官员们亲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晚唐时期乡村社会的真实面貌,诗人通过对比“四野无人耕织苦”与“一夫有庆合家忙”,揭示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并存的矛盾心理,通过“州衙只在城楼上,洞口新开二丈强”的描写,展现了官员们亲民的形象,与当时一些腐败无能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杜荀鹤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对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减轻百姓负担、促进民生改善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晚唐时期,这样的呼声无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