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出自哪首诗?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

孤灯寂寂心如水,万卷沉沉夜有声。

月照空庭人未寝,风吹落叶梦初惊。

欲知学者勤如此,不负青春不负卿。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山馆夜读》,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时中。

作者简介

李时中,明代著名文学家、藏书家,生平嗜书如命,家中藏书万卷,常于夜深人静之时,独对孤灯,手不释卷,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藏书、校勘、编目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山中的书馆里,书签的数量已经可以与古代的七略(古代图书分类法)相媲美,太乙(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常用来象征学问的深奥)的光芒照亮了我读书的五更天,孤灯下,我的心情如水般平静,万卷书籍在深夜中仿佛发出了声音,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庭院,我仍未入眠,风吹动落叶的声音让我从梦中惊醒,要知道学者如此勤奋,是为了不辜负青春,也不辜负你(指书籍或学问)。

释义

首联“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描绘了诗人在山馆中夜读的情景,书签之多可与古代图书分类法七略相比,太乙之光则象征着学问的深奥和诗人对知识的渴望,颔联“孤灯寂寂心如水,万卷沉沉夜有声”进一步渲染了夜读的氛围,孤灯下诗人的心境如水般平静,而万卷书籍在深夜中仿佛有了生命,发出了声音,颈联“月照空庭人未寝,风吹落叶梦初惊”则从环境入手,描绘了诗人夜读的情景和心境的变化,尾联“欲知学者勤如此,不负青春不负卿”则点明了诗人勤奋读书的目的,即为了不辜负青春和学问。

赏析

这首诗以山馆夜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勤奋读书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七略”、“太乙”等,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传承,又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厚情感和追求,诗人通过“孤灯”、“万卷”、“月照”、“风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读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时中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藏书,但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山中的书馆里,他常常独自夜读至深夜,沉浸在书海中无法自拔,这首诗正是他夜读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时中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明代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深厚造诣。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