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的解释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这些词句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河传·湖上》,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的解释

诗词原文

河传·湖上

唐·温庭筠

湖上,闲望,雨丝风片烟波旷,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畔,暮雨纷纷度。

新愁旧恨相随续,掩泪试看春处,乱山残日照平沙,飞絮落花何处家。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信流去,闲愁满目山河路。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才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以词著称,是“花间派”的首要词人之一,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的诗词多描写闺情花月,风格浓艳精巧,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译文

在湖面上闲闲地眺望,细雨和风交织,烟波浩渺,水边的蓼草开着冷艳的花朵,一簇簇红艳艳的,江岸边,傍晚时分细雨纷纷飘落。

新愁旧恨接连不断,我掩泪试着寻找春天的踪迹,乱山之中,夕阳余晖照耀着平沙,柳絮和落花随风飘散,哪里是我的家呢?

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花朵开满了枝头,黄莺在楚地的岸边啼叫,春天即将过去,我划着小船,任凭它随着水流漂去,满眼都是令人忧愁的山河之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湖上春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漂泊之感,上片写湖上景色,细雨、风片、烟波、水蓼、冷花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则转入抒情,新愁旧恨交织,词人掩泪寻春,却只见乱山残日、飞絮落花,一片荒凉景象,最后以“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作结,既是对眼前春景的描绘,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上春景,同时融入了词人深沉的愁绪,词中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词人通过“新愁旧恨相随续”等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等句,则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这首词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愁绪和漂泊之感来看,可能与词人自身的经历有关,温庭筠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漂泊无依,这首词或许就是他在某个春日里,面对湖上春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